发布日期:2025-07-02 浏览次数:0
微信点赞这个功能,咱们天天都在用,但你真的想过它到底有啥用吗?说实话,一开始我也觉得就是个顺手点一下的小按钮,后来才发现里头门道还挺多的。今天咱就唠唠这个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"点赞"到底在社交圈里扮演啥角色。
首先最直白的作用就是刷存在感。你发条朋友圈,半天没人点赞,心里肯定犯嘀咕:"是不是我发的内容太无聊了?"反过来要是收到一堆小红心,立马觉得被关注了。特别是现在大家朋友圈都设置三天可见,点个赞就像在说"朕已阅",虽然没说啥但至少证明别人看见你了。我有个同事特别逗,每次发完动态就盯着手机看谁点赞,要是老板点了他能乐半天,觉得这是领导重视的表现。
其次点赞还是个社交润滑剂。有些关系吧,说熟不算熟,直接评论又不知道说啥好,点个赞就特别合适。比如前同事、远房亲戚这些关系,点赞既能维持联系又不显得太刻意。我表姐就总抱怨她婆婆老给她晒娃的朋友圈点赞,我说这不挺好嘛,老太太这是在用她的方式表达关心呢。现在年轻人谈恋爱也这样,刚开始暧昧阶段不敢直接找人家聊天,就先从点赞开始试探,要是对方回赞了心里能甜半天。
不过点赞也有潜规则你知道吗?有些人特别讲究这个,比如领导发工作相关的内容必须点赞,但晒自家娃就要选择性忽略,怕显得太谄媚。我闺蜜公司更夸张,部门群里专门通知过"重要通知朋友圈必须全员点赞",整得跟完成任务似的。还有那种万年不联系突然给你点赞的,八成是微商要找你代购了,这套路现在大家门儿清。
说到商业用途,点赞现在都快成新型货币了。你看那些网红发广告,金主爸爸第一个看的就是点赞数。我认识个小博主,为了接个两千块的推广,发动全家老小换着手机给她点赞。更别说那些点赞抽奖的活动,明明知道中奖概率跟买彩票似的,大家还是乐此不疲地转发求赞。上次我姑为了领个免费拖把,硬是让全家给她点了三十多个赞,结果拖把质量差到用一次就散架了,笑死。
其实点赞最神奇的是能暴露人际关系。有回我发聚餐照片,发现A给所有人点了赞就是没给B点,过俩月果然听说他俩闹掰了。还有那种分手后还互相点赞的,八成是余情未了;要是突然连续点赞前任好几条动态,基本可以断定是喝多了。我们办公室最八卦的王姐就靠研究点赞记录,成功预测了三对情侣的分分合合,比星座还准。
不过点赞太多也有烦恼。我表哥去年相亲,姑娘看他朋友圈点赞数太少觉得他人缘差,其实是他设置了仅三天可见根本没人看得见内容。还有个做销售的朋友诉苦,说客户看他给竞争对手点赞,差点丢了单子。最惨的是我同学,忘记屏蔽老板给吐槽公司的段子点赞,周一例会直接被点名,现在他点赞前都得确认三遍分组可见设置。
年轻人现在玩出好多点赞新花样。比如"点赞之交"说的就是那些只在网上互动现实见面没话说的关系;还有"诈尸式点赞",指那种半年不联系突然冒出来点赞的;最绝的是"电子宠物式点赞",特指天天准时给你早安晚安动态点赞的人。我表弟他们00后更会玩,发明了"阶梯式点赞"——关系好的点两次,一般的点一次,讨厌的假装没看见。
说实话有时候点赞也挺累人的。特别是加了各种群之后,今天这个求点赞明天那个要助力,不点吧怕伤感情,点吧又嫌麻烦。我妈现在都学会套路了,每次让我点赞都说"就耽误你一秒",结果每次点完都要跟我视频半小时唠家常。我领导更绝,发朋友圈永远选在半夜十二点,第二天早上全部门排着队点赞,跟打卡似的。
不过话说回来,点赞确实让社交变得更简单了。以前不联系的朋友,点个赞就能重新搭上话;不好意思直接夸人的,点赞就能传递好感;就连家里长辈也通过点赞参与到年轻人的生活中。记得有次我姥姥给我发的做饭视频点赞,虽然她根本不会看短视频,但那个小红心让我特别暖心。
最后说个扎心的真相:现在很多人发朋友圈就为等那几个赞。我见过最夸张的是我室友,旅游时每到一个景点就要摆拍半小时,就为发九宫格等点赞。结果有回信号不好发不出去,气得她直接提前结束行程。想想也挺可悲的,本来是记录生活,现在倒变成表演生活了。
所以啊,下次点赞前不妨多想一秒。给真心喜欢的内容点赞,别让这个功能变成社交负担。毕竟微信里那个小心心,最初设计的时候就是想传递真实的心意,不是么?就像我奶奶说的,网上点一百个赞,不如现实里给个拥抱实在。当然啦,你要是觉得这篇文章写得还行,也不妨点个赞让我开心一下~